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昆明文化——滇剧

昆明文化——滇剧

关键词:昆明,文化,滇剧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昆明文化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0871.red
  • 感谢 kmccoo2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2157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滇剧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滇剧,建国前叫“唱戏”、“滇曲”或“云南戏曲”,直到建国后,才统称“滇剧”。滇剧的形成,有着悠久的历史,“一般认为系明末至清乾隆年间,先后从省外传入而逐渐形成的”。
         早在明初洪武十四年(1381年),朱元璋派傅友德、兰玉、沐英率军三十万入滇,结束了元末梁王在云南的统治。随后,大批移民多次入滇,他们带来了江南的戏曲声腔和时尚的曲调,明人魏良辅在《南词引正》中说:“腔有数种,纷纭不类,各方风气所限,有昆山、海外、余姚、杭州、弋阳、自徽洲、江西、福建俱作弋阳腔。永乐间,云贵二省皆作之,会唱者颇入耳。”所谓“昆山”即昆腔。在滇剧音乐中的吹牌、曲牌和唱腔中至今仍保留着。“弋阳”腔是明代江西的古老声腔,即高腔,一般是独唱加帮腔,滇戏班在昆明也唱过高腔,据滇剧老艺人说,由于高腔赛不过梆子皮黄,后来没有在滇剧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。秦腔是甘肃、陕西一带的曲调,滇剧三大声腔中的“丝弦”源出于秦腔。楚腔,现称汉剧,明清之际,湖北本来是唱高腔,是西秦腔传到汉水流域后结合楚声衍变成的。后来变成了西皮调。滇剧中的(襄阳调)有成套的板式和唱腔。 
        清乾隆中叶,昆明由于商业的发展,外省会馆和行业会馆普遍建立,各地流行的声腔和戏班亦随之而来。每逢迎神赛会或喜庆宴集,他们均演各自地方戏。此一时期来昆的戏班先后有19个,声腔剧种有昆、弋、秦、楚、徽等,形成混乱杂陈。 
       清道光年间,在昆戏班趋于合并改组,出现皮黄同台合奏。角色己有小旦、生脚、花脸、末、外等行当划分,唱念字音声调已逐步地方化,外来剧目经艺人加工丰富,成为与本地语音腔调和风俗习惯相结合的保留剧目流传下来,并造就了第一代滇剧名演员如王福寿、罗四花脸等。构成了滇剧音乐以梆子、皮黄为主,《丝弦》、《胡琴》、《襄阳》三大系统共处一个统一整体的独特风格。这些标志着滇剧的形成。 
     清光绪时期,滇剧以昆明为中心,向各州县发展。昆明地区汉族聚居的城镇农村,季节性的业余滇剧演出组织纷纷建立。如牛街庄、马村等地都出现过乡班子,有的还进行长年演出。昆明城区的滇班先后有泰洪、福寿、福升、庆寿、永庆、钰全、荣华、富贵8班。这些戏班有的是川班所改,有的则时有并散,经常保持的是4个班即福如班、寿华班、祥泰班、联升班。演出方式有4种:1,每逢会期在庙宇、会馆万年台上或现搭高台演出庙会戏(即酬神还愿戏);2,非会期在庙宇、会馆或在农村草台四周围草席演出,设专人收钱,再放观众入场的拉门戏;3,为官府或富豪之家的喜庆、祝寿、宴客等唱堂会戏;4,在城镇、农村茶馆打围鼓清唱、不作化妆表演的围鼓戏。此一时期,围鼓茶铺兴起。昆明最大的围鼓茶铺有三合宫(原址在马市口)、八宝园(原址在护国路威远街口)、陶然亭(原址在玉溪街)。相继开设的茶铺有:阁楼脚茶室、益和公茶室、云光茶室、庆丰茶室等12家。同时出现了一批滇剧名角和名票,如王项、刘盛斋、陈益寿等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至宣统元年(1909),云南留日学生通过在昆明发行《云南》杂志《滇话报》、(云南旬报》等刊物,除宣传反清外,提出了改良社会必须改良戏曲,改良戏曲必须改良剧本、改良戏曲教学状况的主张;同时进行新滇戏的编写和演出,并在上述刊物发表了《党人血》、《悲滇》、《取金山》、《辽阳大战》等23个剧本。滇剧演员翟海云及其领导的福升班曾积极参与其事。 

       清宣统二年(1910),昆明滇班改为戏园,1921年,“滇剧’,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在《共和滇报》上。同年,滇剧坤角(女演员)在昆明舞台上出现,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张宝钗、月中娥。1914年,昆明计有云华茶园、群舞台、丹桂茶园、天乐茶园、荣华茶园、大观茶园等6家戏园。最初各茶园均专演滇戏,由于云华茶园首先赴上海请京角来昆演出,营业颇佳,各戏园老板争相仿效,出现京、滇合演。京剧的规范程式和表演技巧,加上坤角参演,颇受观众欢迎,昆明舞台形成以演京剧为主,滇剧受冷落的局面。自1915年开始,云南巡按使公署和警察厅,从禁戏开始,颁布了《取缔戏园章程》、《取缔伶业》、《取缔坤伶》……等一串禁令和布告。既不准男女演员同台演戏,也不准男女演员同日看戏。虽经各界努力,有所改变,但地方当局的种种限制,加上戏园之间的竞争,1923年只剩下群舞台和云仙茶园两家。1927年云仙茶园停业,群舞合成为昆明独存的戏园。此后十年间,群舞台(1935年改名新滇戏院)不再聘请京角,专营滇剧,并广泛吸收滇剧名角;各名角又吸收借鉴了京剧、川剧的表演艺术,使演唱声腔臻于规范定型,成为滇剧发展的兴盛时期。1936年,上海的百代公司(法商)和胜利公司(美商),曾在沪、昆两地3次录制百余种滇剧唱片。当时滇剧名角名票都参与灌片,一大批声腔资料得以保存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云南分会1938年5月10日在昆明成立,滇剧演员多数报名参加,他们曾多次组织义演,演出了《弦高救国》、《临江会》、(卧薪尝胆)、《大报仇》、《杀妾劳军》、《毛焦骂秦》、《保国图》等。
        1941年1月29日,日机四批28架轰炸昆明,新滇戏院受波及停演,修复后改由京剧演员主持后台,滇剧失去了演出场所,演员只能到专州县搭班或在昆明茶馆清唱。 
        1942年,龙云提出恢复滇剧,并由官方主办“滇剧改进社”,“以训练艺员,改进戏剧为目的”,“以实验改进旧戏,培养戏剧人才为宗旨”。同年11月,又改组为“云南戏剧改进社”。由于经费不敷,该社成为专营演出性质;加之主持人遭社会各界非议,“改进社”于1946年9月解散。演员、学员四散谋生。昆明舞台又以京剧演出为主,滇剧清唱兴盛。 

       1947年冬,云南省教育厅以大众电影院改建实验剧场,组织滇剧演出,流散艺人得以重新组合。晚上演出老艺人主演的传统折子戏,白天演出连台本戏;并于1949年夏,连续演出了一些新滇剧如:移植的《江汉渔歌》,新编的《黑龙潭》、《征夫恨》,改编的《钦差大臣》、《阿Q正传》等,直至云南解放。 

        民国时期(1912-1949年)滇戏活动一般只是一些专业或业余滇剧演员在茶馆里清唱。1948年,光华街茶室开始彩排滇戏,著名滇剧演员碧金玉、周锦堂、哈咏天等都在这里登台演出。 

      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政府十分重视滇剧艺术的发展建设。1950年省文联筹委会组成了滇剧研究会,举办“滇剧如何改进”的座谈会。1951年,第一个国营剧团—云南省实验滇剧团(省滇剧团)在昆明成立。同年4月成立了昆明戏曲改进协会,组织传统剧目的整理和新戏的编写,出版了《滇剧剧目选编》等。 
       1956年,宝善街摊贩市场设立围鼓茶室,清唱滇戏.1958年在清唱剧团的基础上成立盘龙区滇剧团,是盘龙区第一个演唱滇剧的专业剧团。1958年就在原址建盖盘龙剧场,作为盘龙滇剧团的专用剧场。1960年起,盘龙滇剧团创作演出大戏《金牛》、《滇池三波》,改编演出《南方来信》等、剧团除下乡、下厂演出外,每天在盘龙剧场演出午夜场,1970年,盘龙滇剧团撤销。 

      1956年,昆明市滇剧团成立,此一时期,传统剧目的整理、历史剧的编写、现代戏的创作,都有了较快的进展,一批优秀剧目在昆明产生,其中《牛皋扯旨》获文化部1956年优秀剧目奖,《借亲配》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。同期,滇剧曾先后到北京、重庆、长春、哈尔滨、贵阳等地演出。中国唱片公司先后录制了许多唱片,包括周锦堂的《方孝孺草诏》、《九华宫》,哈咏天的《哭桃园》、《送子骂尚》等。

小八音万象贞

        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滇剧受到摧残,传统剧演出绝迹,许多优秀演员受尽折磨。剧团只能演出“样板戏”,原来记录保存的传统剧目和资料多数被毁。
       1976年以后,滇剧演出得以恢复。滇剧得到了新的发展,一批新剧目产生,滇剧逐渐繁荣。 

        在漫长的岁月中,滇剧逐步形成了三大声腔:即(一)丝弦,源出于较早的秦腔,早期用梆子击节,伴奏乐器锯琴和秦腔初期的二股弦基本一样,因此,又称滇梆子。以6—3定弦,唱法保留了秦腔高亢、激越、强烈的特点,受云南语言和民歌的影响,也发展了柔婉细腻的唱腔。在滇剧中是最主要的部分,在传统剧目的六百多个中,半数以上唱丝弦,如《春秋配》、《寻梅降雪》、《花田错》和《梵王宫》称为四大丝弦本。(二)襄阳腔一般认为来自汉剧的襄河派,音调流畅,旋律清快。定弦仍用6—3弦,接近京剧的西皮。代表剧目有《荷珠配》、《牧虎关》、《千美图》等。(三)胡琴腔:来自徽调,以5—2定弦,有倒板、机头、一字、二流、三板、滚板等。代表剧目有《牛皋扯旨》、《五台会兄》等。

        滇剧的第一个剧本是兰茂的《性天风月通玄记》有二十折,是一个以修仙悟道为内容的剧本,描写一个道人如何降伏眼、耳、鼻、口、心、意“六贼”除灭了“青龙白虎”,而得道升天的故事。写于明景泰五年(1454年)。现在的剧目已有1600多出,其中有文字记录的960多出。 

       滇剧的演出分两个阶段:一个流动演出阶段,二是剧场演出阶段。

       最初以唱“万人台”起家,即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二十年代,昆明的滇戏班子,都是在广场搭台演出,即“万人台”,或是“高台戏”。特点是:流动性、季节性、专业业余相混合演出。原在昆明的寺庙:如城隍庙(今五一电影院),东岳庙(今昆明机器厂),五显宫(今咸和小学)等,都有露天戏台。 

        第二阶段是:滇剧进入剧场,最早在辛亥革命前夕的丹桂茶园,创设于黑神庙(今长春剧场后门附近。)随后是荣华茶室(今渔课司街原临安会馆内)。鼎盛时期是群舞台(今云南艺术剧院)。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,日机轰炸昆明,群舞台中弹炸毁,再加上反动军官杨据之搞了一个“云南戏剧改进社”,以武力统治艺人,滇剧艺人为了逃避杨的魔爪,只好各奔前程,有的“蹲茶馆”,昆明出现了大量的彩排茶室,如武成茶室,麟华坊茶室、大观茶室、庆云茶室等。滇戏由鼎盛又走向衰亡。 

        滇戏在清光绪年间就出现了四大班,即泰洪班、福升班、福寿班和庆寿班。 

        据《滇剧史》64页载:泰洪班,班址在东岳庙(今白塔路玉川巷附近)。光绪初年为李少白领班,李系花脸擅演关羽戏,常出资帮助穷艺人,清末还选到北京为王室唱戏,并同郑文斋自费到京沪观摩,是滇戏革新家。后为李彩芳领班。著名演员有雷四苗子、李三花脸、罗四狗、刘云光等。由于长期经营,名角荟集,行当也齐全。雷四苗子即雷振风,文武老生,又精武术,草医、徒弟有李少白、朱岐山、刘金玉等。是曲靖前后四百年的雷家班后代。    
        福寿班,班址在药王庙(今北京路)。光绪中为台柱花旦李品金领班,著名演员有蒋廷、罗双林、何桂须、潘巧云、李瑞兰、周少林等。也是历史较长的老班。
福升班,班址在老郎宫(今南昌街),光绪中为花旦马小七领班。著名演员有王辅臣、杨昆山、王辅廷(王水牛)鲁子臣、翟海云等。
庆寿班,班址在永灵宫(今华山东路),光绪中期成立,领班人未详,规模小,演员少。    
        其他还有牛街庄乡班子,呈贡斗南村乡班子,官渡马村乡班子,玉溪、曲靖、昭通等也出现滇戏班子。辛亥革命前夕,滇戏进入剧场,班子逐渐变为一个剧场,为一班的组织形式。如出现了刘少青组织的复兴社、栗成之举办的滇戏改进社,培养了滇戏人才,整理出版了滇剧剧本《滇戏指南》十余册。
       还出现了一批名演员:如剧场时期的群舞台,先唱京戏,后由罗香圃经营,业务蒸蒸日上,一个行当多到近十人,罗本人是玉溪瓦窑村人。后任实验滇剧团团长,省滇剧院院长。待人以诚,能拢得住群众,他本人又是有名的“都督小生”,有一定的号召力,台柱还有老生栗成之(1880—1952年),昆明人,擅演须生,自学成材。他善于借鉴京剧川剧等剧种的表演艺术,在唱、做、念上,都有较高造诣,有“滇剧泰斗”、“云南叫天”的美誉。擅演《马房失火》的白槐和《空城计》《七星灯》的孔明等。1936年上海百代公司(法商)和胜利公司(美商)曾在泸、昆三次录了唱片有《弦高救国》、《程婴救主》、《孔明拜灯》等15出戏。周锦堂的《八义图》等11出戏,名票高竹秋的《哭祖庙》等七出,郑文斋的《桃花宫》等均录了音。

        生角还有刘海青、李筱轩等。刘海青有“活关公”之称,当知他去世后,很悲痛,王灿(省高院院长)写了挽联。“影事忆开元,歌营场中如子少;衣冠感优孟,落花时节吊君来。”道琴唱词有:“群舞台有个罗湘圃,好戏一出接一出,盖世伶唱的是‘三卖武’,栗成之拿手是‘八义图’,王树萱裁缝来偷布,刘海青的关公把名出”。
 
        旦行有李瑞兰(1889—1927),原名李会贤,通海县人,男,李自幼爱好滇戏,嗓音清亮,又称高音小旦,入群舞台后,有“李瑞兰一腔定太平”的评语,又称“青衣皇后”。其他还有李之子李少兰,竹八音、水仙花、张吟秋等。李少兰也灌有唱片:如《春花走雪》、《春秋配》、《斩经堂》等八出戏。碧金玉的《雷神洞》等六出。老旦董美堂的《太君辞朝》等五出也都灌了唱片。   

         净行有王海廷(原系川剧演员),李文明(贵州人)。王的《铡美案》等三出,李的《叹更夸将》、《五台会兄》等七出都灌了唱片。

       先后共有三十二人灌唱片百余种。1936元永井的土炉户们要唱龙神会,4月14日红军长征来了也要看滇戏,点了《捉放曹》、《拾黄金》和《小放牛》,没有汽灯还借七个,肖克还同艺人谈心。 

        旦角有王水牛、王树萱等。昆明人,回族,人称“神丑”。旧时的滇剧演员,不少身怀绝技的:如唱大自莲戏(48本)要打叉,蔡云洲就是一个唱红梅阁时也喷火、打叉。王树萱演滚灯,头顶灯碗,在板凳上转三转,下凳后钻三次凳,最后还把灯吹熄。田汉赞他“拙中见巧”。《收癞龙》靠旗扎臂上收拢又打开。《杨广逼宫》还大耍翎子。 


          京剧盖燕飞,演“三上吊”,在三丈高的秋千上三翻,下边还有一把刀。报纸也评:像“三上吊”这种戏只能“偶一为之”。 
         另有宣统二年间,滇旦李凤凤演《偷盗遇魔》把辫子竖起还吊梁上。民国初时,滇男旦演《南唐度药》时,他演刘金定从口中,下腰把药成直线喷入杨文广口中。名旦王树萱在《祭棒捶》时,一口将头上的烛灯吹灭。 

        抗日时期,云南的文艺工作者呼吁“动员民间艺术,一齐努力救亡”,主张演出抗战戏。1938年5月10日《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云南分会》成立,选出滇剧名票高竹秋任理事长,滇剧演员多数报名参加。新滇戏院和老艺人多次组织了义演。如栗成之演《弦高救国》;刘海青演《临江会》,李海云演《卧薪尝胆》,赵吟涛演出《大报仇》等。由于日机的轰炸,特别是1941年1月29日,日机四批共28架炸昆明,新滇戏院舞台受波及,演员就到滇西、滇南、下关、保山演出,即宣传抗日,也解决谋生问题。解放前夕,滇剧已濒临绝境。

         新中国建立后,经过“改人、改戏、改制”的三改活动,省和地、州、市、县都建立了国营滇剧团。1950年昆明成立了实验滇剧团(今五一电影院),1953年改为省滇剧团,1960年建立了省滇剧院。在党和政府关怀下,整理了大量的传统剧目。如《牛臬扯旨》、《鼓滚刘封》、《秦香莲》、《杨门女将》,1956年《借亲配》还拍为电影。到1963年,全省已有滇剧团(院)27个,员工1300余人。又成立了文艺学校滇戏科,培养了大量滇戏人材,除老一辈的罗香圃,张禹卿、栗成之、戚少斌、碧金玉、彭国珍外,又出现了万象贞、周惠侬、李廉森、邱万荪、李少虞、王玉珍等后起之秀。一些文人雅士喜爱滇戏,如云大教授刘文典就很喜欢,看了栗成之的演出后,誉为“云南叫天”,赠诗:“檀板讴歌意蓄然,伊凉难唱艳阳天。飘零白发同悲慨,省食憔悴李龟年”。赠给坤角老生彭国珍,赠彭郎:“六诏歌声动地来,彭郎芳举满蓬莱。升庵老去风情减,难到昆明话劫灰。”刘还在27年昆明电视台庆祝抗日二周年滇剧名伶演唱会上讲话,真正能保持中国之正统者,唯有滇戏,希望爱护东方艺术者,有以提倡之。
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3648891458 传真: 邮箱:pengxianhuang#163.com
地址: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 邮编:1110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昆明城市网运营中心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