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: 昆明的明代古城墙整整存在了550年

  • 妍雨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657
  • 回复:1
  • 发表于:2021/12/5 18:47:41
  • 来自:云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昆明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从公元1382年筑砖城起到1952年开始拆卸时止,昆明的明代古城墙整整存在了550年。在这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中,特别是经过康熙年间的平吴战事,咸同年间的民族纷争,道光十三年的地震波及,乾隆五十五年、同治十年的大雨淫霖,陈垣垛口曾多次有所损坏和坍塌,但由于明清两代对城垣修葺和维护的重视,毁坏之处大都得以修复。在清朝统治的253年间,城垣大小修理次数共达23次。因此,到了20世纪30年代,甚至推及到20世纪50年代初,除南屏街一段主动拆卸建路,以及抗战时在东、西门有几处为利于空袭疏散而挖开缺口外,昆明古城垣依然保存得相当完整,英姿不减当年。

那时候,人们依然可以从不同的角落,领略到昆明古城垣的无限风光。当人们伫立于东北郊三五里的不远之处,举目观望,就只见那巍峨的城墙,装扮着整齐的垛口和厚实而平整的城砖,其势如一条巨大的蟠龙,蜿蜒起伏,在螺峰山腰的巨石丛中蜿蜒屹立,宛如一道磐石般的天然屏障,阻遏着一切外来的邪恶,庇护着黎民众生,景象极为雄伟壮观。而从小东门、大东门直至南门这一段,背靠着护城河,则是附郭房屋、街巷跨越盘龙江向东、南方伸展,各色建筑星罗棋布,延绵数里,直至郊外。这一片是昆明城商业繁盛之区,只见城墙内外,一片熙熙攘攘,人流、物流热闹异常。出南门沿顺城街往西,不过半里之遥,到了街尽头,便已是郊野。这里,在高大的城墙下边,原是宽可行船的护城河,如今已编成一条清澈的小溪。沿城垣循着溪水小径信步走到小西门,沿途一派大好风光,只见流水潺潺,垂柳轻拂,花草丛生,举目则见城墙巍峨屹立,钟楼屋角高翘斜挑,一片古色古香。

城墙内侧,老昆明人称之为城根脚。从大东门城脚至小东门城脚这一段,人称东城埂脚,这是一条宽约十公尺左右的古老的泥土路。我们幼时上圆通山游玩,走的就是这条路,沿途又颇具另一番风光。路一边是古老的城垣,从城墙头到城脚是一道经夯实而倾斜的泥土山坡,长着山茅野草,城坡脚则生长着一丛丛的荃麻;另一边则是一排排七前八后,参差错落的古民宅民居,大都属于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古建筑,中途有一座门庭宽大的衙门,虽然已很陈旧,但仍然显示出一副古代官衙的气派,这大概是明清时代一座专司水利的官署。过了衙门不远,有一座古寺,业已断了香火,颇为荒芜破败,寺僧用之作为寄柩所,寺内寄存着一些亡者的棺木,弥漫着一种阴森的气氛。人们走过这条路,不免会产生一种苍茫而又凄凉的感觉。

在东、南、西城墙头的一些地段,还有一道独特的景观,那就是断断续续地逶迤矗立着的一棵棵高大的桉树,老昆明人称之为“洋草果”树。据说是唐继尧主滇后,专门引进法国桉树籽种载种的。经过一二十年的成长,业已粗实茁壮,枝繁叶茂,清风袭来,沙沙作响。一棵棵成熟而饱满的桉树种籽,散落得遍地都是。我们小时候路过城根脚,总要去拾取一堆来玩,特别喜爱闻那特异的清香。也有一些城市的贫苦人家,提着提篮,专门来拾取散落的树叶、树皮和树枝,以弥补薪用。利用墙头荒地栽种树木,不仅绿化美化环境,还可遮风避雨,带来各种用途,这亦不失为这位唐公的一项“德政”吧。其实,只要你登上城墙头,不仅只是在高大的桉树下好乘凉,更可贵的是登高远眺,能够饱览一番城墙外边以及郊外原野的无限风光。只见护城河绕城而来,在20世纪30年代,虽然河道已经变窄变浅,不似当年那般可通舟楫,但河面仍然清晰可见,河水虽不很清澈,但亦不太浑浊,河中长满了一片片的水葫芦,宛如在城墙脚缠绕了一条轻柔而碧绿的带子。护城河隔岸则是一座座连片而参差错落呈人字形的屋顶,那一大片呈深灰色的屋瓦,似乎在向人们倾诉着那古老的历史沧桑。而如果你是在圆通山腰那一段城墙头上登高远眺,则又是另一番风景,这里已经没有附郭房屋,一眼望去,是一片无垠的绿色田野。只见田园阡陌纵横,黄绿相间,一行行树木逶迤伸延,远处群山环抱,大地显得十分宁静和安详,令人心旷神怡,豁然开朗。

城墙在古代是最主要的城防工事,到了民国,又派上了一些新的用场。1938年后,日寇飞机频繁空袭昆明,有的富庶人家便自己掏钱于城脚挖掘防空地道避难,我有幸也去躲避过一次,只见地道挖得还很宽敞结实,可容纳二十来人,气流还不算很沉闷;地方当局也在一些地段挖掘了简易的猫耳洞,供市民使用,但后来老昆明人又似乎觉得城墙的目标还是太大,躲在下边也并不很安全,于是空袭一来大家都往城外跑,也就很少有人再钻地道了。此外,城墙每相隔一定距离,都凸出砌建一方阵形小小的瓮城,供战时屯兵之用。1948年,我进云南大学读书时,校内上百名的工友,并无专门的宿舍,就居住在这瓮城里,我曾进去看过一次,只见里面热气腾腾,工友们的床铺七横八竖。昔日屯兵之所,已成了劳动人民栖身之地。


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
  
  • 昆明老云男
  • 发表于:2021/12/7 11:24:31
  • 来自:云南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要是保留到现在就好了。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